欢迎访问深圳耳聪助听器有限公司
  预约咨询(可免费上门):400-666-2127

听力百科

新研究:听力差可能是“心衰”信号,听力障碍与心力衰竭风险显著相关

当你开始频繁听不清别人说话,或需要调高电视音量才能听见时,这或许不仅仅是“耳朵老了”,更可能是身体其他系统在发出警告

2025年,中国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英国《心脏》(Heart)杂志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,揭示了听力障碍与心力衰竭(Heart Failure)之间的潜在关联。研究结果提示:听力下降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风险信号之一。


新研究:听力差可能是“心衰”信号,听力障碍与心力衰竭风险显著相关

超16万人参与,平均追踪11.7年,研究结论可靠

该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(UK Biobank)数据库,分析了164,400名平均年龄为56.7岁的成年人,在长达近12年的追踪期间,这些参与者初始时均无心衰病史。

研究团队通过“语音听力阈值”(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)评估参与者的听力水平——这一指标代表人在特定频率下可听见的最小声强,数值越高表示听力越差。

结果显示:

  • 听力阈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,心衰风险增加约5%。

  • 与听力正常者相比:

    • 听力较差人群心衰风险上升15%

    • 听力严重受损者风险增加28%

    • 即使使用助听器者,心衰风险也上升了26%

这表明,虽然助听器可以提升听觉功能,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听力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风险联系

听力下降与心理压力、社交孤立有关

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机制,发现听力障碍与心力衰竭之间的联系,有部分是通过心理健康因素间接作用的

  • 心理困扰解释了**16.9%**的风险;

  • 社会孤立中介效应占3%

  • 神经官能症(如焦虑)占3.1%

研究人员指出:

一方面,长期心理压力可激发应激激素分泌,如皮质醇升高,进而促进动脉硬化和心肌负担增加
另一方面,内耳血管丰富,且代谢需求高,容易受系统性血液循环障碍影响。因此,耳朵可能成为全身血管健康状况的“早期探测器”。

听力水平,或成心脏健康“晴雨表”

研究团队建议,将听力检查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中,或许能在无症状阶段就发现潜在问题。

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,定期进行听力筛查,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,也可能对预防心衰等慢性病发挥“窗口期”作用

建议:从“听见”出发,关注心脑血管系统整体健康

  1. 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专业听力评估,尤其是已存在高血压、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病史者。

  2. 一旦出现听力减退,应同时关注血压、血脂、心电图等指标的综合评估,必要时进行心脏彩超和运动试验。

  3. 心理健康管理不可忽视,保持社交参与、适当锻炼、良好睡眠是维持耳部与心脏功能的基础。

  4. 鼓励配戴助听设备的人群同步开展血管保健干预,包括饮食控制、适量运动及药物管理。

结语:耳朵听得见,心脏更安全

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健康视角:听力,不只是感官问题,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外在信号。当我们关注听力的变化时,不妨也把注意力投向“看不见”的心血管健康。

听力变差,可能不是简单的老化,而是心脏、血管甚至全身健康状况在“悄悄预警”。



上一条:手机和耳塞是否对听力健康构成风险? 下一条:没有了

导航栏目

听力知识

联系我们

公司名称: 深圳耳聪助听器

手 机: 0755-83464567

电 话: 400-666-2127

邮 箱: xing.ec@163.com

地 址: 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华富街道市二医院内银华大厦M层A6017